普通缺口的应用方法前提是须判明缺口是否是普通缺口,而且个股价格的涨跌必须有一定的幅度,才能采取这种高抛低吸的应用。成交量的萎缩是进场的关键。
消耗性缺口
竭尽性缺口的出现,表示股价的趋势将暂告一段落。如果在上升途中出现竭尽性缺口,表示即将下跌;若在下跌趋势中出现,就表示即将回升。
经验来看,一般同一方向出现的第三个缺口,往往是竭尽性缺口
就如一句古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不过,竭尽性缺口并非意味着市场必定出现转向,比如雄安概念多只个股曾经出现连续一字板,但并不是说拉升行情就结束了。
持续性缺口
四个缺口中,持续性缺口的技术性分析意义最大,它通常是股价上涨或下跌过程中出现的缺口,持续性缺口往往会在股价剧烈波动的开始与结束之间一段时间内形成。由于持续缺口能大约预测股价未来可能移动的距离,所以又称为量度缺口。
常见的K线跳空缺口
跳空行情,指的是在日线图上没有发生交易的区域,例如:下跌行情中,当日最低价高于前一交易日最高价。

常见的K线跳空缺口
普通跳空
发生在交易量极小的情况下。

技术特征:
发生跳空的原因是市场参与兴趣不高,因此一些较小的交易便导致价格的跳空。
突破跳空
通常发生在重要的价格运动完成之后,或新重要运动发生之初。

技术特征:
发生在重要价格线的附近。
突破跳空通常会伴随高额的成交量。
中继跳空
发生在新的市场趋势、发展过一段时间之后,大约在整个趋势的中间阶段。
个股价格跳跃前进,形成一个个跳空,称为中继跳空。

技术特征:
发生在趋势的中间阶段。
成交量一般,处于不大不小的状态。
衰竭跳空
这类跳空出现在接近市场运动的尾声。在上升趋势的最后阶段,价格沿着原来的方向进行最后的冲刺,虚晃一枪。
因此在上涨趋势末端,很多散户受惑于这种跳空,而纷纷高位套牢。

技术特征:在上涨(或下跌)趋势的末端,出现在已经发展的趋势当中,跳空方向同趋势方向相同,且成交量巨大。
向上跳空缺口+高位震荡(长上影线):

这种形态的“诱多”原理和形态一是一样的,只是形态上表现得不一样,差距在于这里高开得并没不多,可能只有一点点,但是它高开后立即拉升随后高位不断震荡出货,留下着长上影线,而这长上影线也正象征着上方套牢盘的成本,短期内难以突破此上影线。
向上跳空缺口+高位巨量阴线:

这种较常见,主力集合竞价使得个股股价高开很多,一般低开一两个点是不会形成这种形态的,最起码是高开2%以上,但是具体也是要结合个股的形态。
出现这种形态,主力出货的可能性大一点,而且越是在高位出现这种形态,今后下跌的可能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