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股价涨到 50 元(超过合理估值 11%)时,启动第一次止盈,卖出 30% 仓位。
后续股价涨到 55 元,再卖出 20% 仓位,最终在股价回调前保住了大部分收益。
熊市周期中认知纠偏实操的侧重点
熊市周期中,市场整体向下,散户容易出现损失厌恶、确认偏误等认知偏差,对下跌过度恐慌或对反弹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认知偏差表现及应对
损失厌恶:对亏损个股不愿止损,总期待反弹。比如某散户持有一只亏损 40% 的股票,因舍不得割肉,眼睁睁看着亏损扩大到 60%。
应对策略:运用基本面评分标准,对亏损个股进行打分,总分低于 40 分的强制止损,分两次执行,第一次止损 50%,若后续仍无改善则清仓。同时,将资金转入防御性板块,如医药、消费必需品,这些板块在熊市中抗跌性较强。
确认偏误:只关注利好消息,忽视利空信号。比如某散户持有某科技股,在公司业绩连续亏损、行业政策收紧的情况下,仍只相信 “技术突破” 的小道消息,不愿调整。
应对策略:建立利空清单,每周更新持仓个股的利空因素,若利空因素连续三周增加且无改善迹象,无论盈亏都减持 50% 仓位。参考行业平均估值,若个股估值高于行业平均 20% 以上,坚决清仓。
实操案例
2018 年熊市期间,一位散户持有某周期股,亏损 30%。他因损失厌恶不愿止损,总觉得 “周期会反转”。在我的指导下:
对该股票进行基本面评分,净利润连续亏损得 0 分,资产负债率 75% 得 0 分,总分 20 分(低于 40 分)。
分两次止损,第一次卖出 50% 仓位,股价继续下跌后,卖出剩余 50% 仓位,最终亏损控制在 35%,避免了后续 25% 的跌幅。
将卖出资金买入医药 ETF,该 ETF 在同期仅下跌 10%,有效对冲了损失。
震荡周期中认知纠偏实操的侧重点
震荡周期中,市场上下波动,散户容易出现追涨杀跌、确认偏误等认知偏差,在板块轮动中疲于奔命。
认知偏差表现及应对
追涨杀跌:看到某板块上涨就追入,下跌就割肉。比如某散户在震荡市中,一个月内先后追涨新能源、半导体、医药板块,每次都在高点买入、低点卖出,亏损 15%。
应对策略:设定调仓周期,每月最多调仓一次,每次调仓不超过组合的 30%。运用关键价位分析法,在板块回调到支撑位时买入,上涨到压力位时卖出,避免被短期波动左右。
确认偏误:对自己持仓板块过度乐观,忽视轮动机会。比如某散户在震荡市中一直持有金融股,对新能源板块的上涨信号视而不见,导致组合跑输大盘。
应对策略:每月对组合中的板块进行估值对比,将估值过高的板块减持 20%,增持估值过低且上涨概率高的板块。比如金融股估值高于历史均值 20% 时,减持部分仓位,转入估值低于历史均值 10% 的新能源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