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介各种收费都是转贷成本
这样“周到”的服务,肯定不是免费的。“王经理”说,他们的收费标准是贷款额的1-2%,会根据每个案例的实际难易程度有所区别,如果涉及到第三方,可能还会单独收费,一般是0.5%。过桥资金每日利息一般是千分之一,也是单独收费的,但是因为“很快就能办下来,这个利息不多。”
北青报记者从其他市场人士处了解到,房贷置换经营贷的基本操作都是王经理所介绍的“套路”,但是收费标准会有所不同。比如,过桥资金利率,不同城市不同中介的标准有高有低,低的能到万分之5,高的能到千分之2。但是,只要经营贷没放款,这笔过桥资金是用一天就要收一天。虽然中介都说很快就能搞定,但现实中也有部分客户在贷款过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岔子”,一个月才放下款来,过桥利息就花了一大笔。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所有这些手续费和利息都是转贷的成本。公开报道显示,少数“无良”中介会在办理过程中,以各种名义加收额外费用,比如担保费、公证费等,转贷者骑虎难下只能应允,最后发现,转贷的成本比自己预想的高了很多,还多费了很多心。
风险
银行发现经营贷违规会要求立即收回贷款

如果只是花3%左右的手续费,就能安安心心省下大笔利息,怎么算也都合适。但是,天上并不会掉馅饼。不少现实案例表明,用经营贷置换房贷的客户将面临重重政策和法律风险。绝大部分中介也不会把其中所有的风险原原本本告诉客户。
首当其冲的就是抽贷风险。某国有大行信贷部门的专业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监管部门一直明令禁止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特别是去年以来,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很多银行都因此受到处罚。靠中介包装申请经营贷肯定是违规的。银行会对申请经营贷的公司有多方面的要求,以他所在的银行为例,必须要求公司经营满一年,贷款人担任法人代表和主要股东满一年以上才可以申请贷款,包装后的公司通常变更时间较短,不符合银行经营贷的要求,银行也会对此加大审核力度。即使中介通过弄虚作假的手段成功帮客户申请到经营贷,在贷后管理中,银行也会跟踪该公司的经营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监测到贷款违规进入楼市,银行将会要求客户限期还清所有贷款,客户个人征信业会留下不良记录。
北青报记者发现,中介在推销时,一般都会对客户大打包票“我们从里没有遇到抽贷的情况。”但事实上,对于违规包装出来的经营贷,抽贷并非小概率事件。去年全国多地银保监局都针对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开展专项行动,不少客户收到银行抽贷的通知,短期内凑不齐钱还贷款,只能找高息过桥资金应急,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甚至不得不低价卖房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