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状元花絮】
钟状元的老爸是个商人,从小就培养他经商,希望长大了能继承家业。但小钟对经商没兴趣,天天抱着书看,说以后要考状元。那时候不像现在,读书人的地位比商人要高得多,老爸一看,这孩子还挺有志气,就把他送去了学校。小钟也挺争气,刚二十几岁就考中了举人。
不过,再往上考就不是很顺了,考了好几次都没考上。小钟有点灰心,就去找老爸,说考不上进士等于白搭,不如跟着老爸去经商,照样挣大钱娶白富美。老爸说:“你以为经商容易吗?你老爸我每次跟官府打交道都被人嘲笑,还不能翻脸,得加倍小心地伺候着人家。你说你想伺候人还是想被人伺候?”
这一番掏心窝的话比什么高谈阔论都管用,小钟从此再也不提经商的事了,回家继续埋头苦读,争取成为一个被人伺候的人。恭喜你,小钟,你做到了。
不过,钟状元可能是被人伺候得太舒服了,缺乏进取心,在官场上一直没什么很大的作为,从事的大都是教育类的工作,品级也不是很高,最高只做到了翰林院侍读学士,从四品。
钟状元流传下来的故事不多,最有名的得算一条谶语——“始于史,终于钟”。这句谶语早在清朝初期就出现了,意思是说,浙江省在清朝的第一个状元姓史,最后一个状元姓钟。
查查浙江省的状元,还真是这么回事。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上,浙江共出了20个状元,第一个是浙江鄞县人史大成,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夺魁,最后一个就是浙江杭州人钟骏声,于咸丰十年(1860年)夺魁,前后隔了205年,正应了那句“始于史,终于钟”。
至于那位高心夔同学,因考官们的排斥,最后只排到了二甲第15名。后来,高心夔被调去江苏吴县当知县,巧的是,当时的江苏巡抚吴元炳正是跟他同一科的进士,而且还因为没做完就被抽了卷子,考的成绩不是很好,名列三甲第87名。
有了这层关系,吴巡抚自然对高心夔“照顾”有加,经常买几双鞋子送给他。高知县哪儿穿得了这么多鞋子,对巡抚大人的厚爱感觉很惭愧,没过多久就辞职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