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来看,决定价格的只有一条法则,供与求的经济法则。在所有为投机而犯的愚蠢的错误里,很少有比卖掉会赚钱、买进要赔钱的更愚蠢的了。
在熊市里,一旦突然全场士气低落,你最好赶快平仓。
成功的投机,其原理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上:人们在未来会重犯他们在过去犯过的错误。
在牛市里,特别是在高峰的时候,公众最初赢钱,然后就因为在牛市里停留太长,而全输了回去。牛市需要每天为它提供给养;熊市只需要一个星期为它提供一次给养。
最好是记住,与其对一则新闻本身感兴趣,不如对市场对该则新消息的反应感兴趣。不要过低估量需要多少时间清洗一个看多的市场。不要在第一次回升时买进,也不要在第一次下跌时卖出。不要在高处或低处打冲锋。让市场告诉你什么是新高或新低。要么就早跑,要么就别跑。不要做11点钟的牛,或者5点钟的熊。
股市没有既定的运行准则。要想达到盈利的目的,你必须建立自己的规则。
市场瞬息万变难以把握,要在其中生存的唯一办法就是把握自己,用自身的修为去控制欲望和情绪,从而理性地做出决策、执行决策。
决策容易执行难。我们都崇尚知行合一的理念,对应到股票投资上,理解市场是“知”,操盘是“行”。知易行难的意思是说,知与行之间的距离远不止千山万水,股票交易尤其如此,这可能是因为股票是浓缩的人生,所以也浓缩着犯错机会。
人们常说,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但对做股票的来说,这句话基本上就是笑话:谁没有在同样的地方反复亏损过?
西方人也有类似的说法:一只狐狸不能两次掉进同一个陷阱,一头驴子不会两次在同一个地点摔倒。
但在股票投资领域,对大部分操盘手来说,从错误中及时汲取教训,并确保下一次不再犯,基本上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若以上述谚语为标准,股票市场上人人都是知错犯错的“惯犯”,都是一千个耳光也打不醒的蠢人,都是在同一个地方失误两次的狐狸和驴子,正如古人所言:“明明知得,又明明犯着。知得是谁,犯着又是谁。”
成功操盘手大都挨过无数次市场的掌掴,掴的方式还不仅仅是赔钱,而常常是爆仓。为避免屡犯,有些人甚至把戒律写在手背上,每次下单时都会看到。虽然如此,一进入交易状态还都是会故态复萌,为此不少人有自责感,甚至认定自己比驴都蠢,不是做交易的那块料。其实投资者真的不必过分苛责自己,因为能悟出一切但管不住自己,基本上是投机交易者的常态。
同样是屡屡犯错,但有心人能够透过这些“前科”,发现自己犯错的概率正在慢慢降低,犯错的“收获”也在慢慢增多,这些人终究会明白:成功的交易者需要缜密的思考,需要严苛的约束,需要内心的强大,更需要犯错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