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案例分析
1,股价经过建仓后的充分调整,处于阶段性低位,股价以小阴小阳K线稳步盘升,形成小型黏打磨通道。
2,2月18日股价突破了原有趋势线,上涨角度陡然变大,对应量能是放倍量。
3,突破之后出现一波上涨波段行情,突破后股价回踩不破趋势线。
4,股价持续上涨直到出现高位的十字星,这预示着阶段性顶部可能到来,十字星次日的阴线确定了阶段性顶部。
案例三

案例分析
1,股价处于阶段性低位,经过多日的筑底,之后形成一个稳步盘升的黏打磨建仓形态。
2,上图黏打磨通道内的K线特征是以高开低走小阴线和低开高走小阳线为主,而且阳线多阴线少,这是典型的建仓期K线特征。
3,股价围绕10日均线和趋势线涨跌有序。
4,其间,10日均线与30日均线始终不死叉。
(三)高位下跌形态
股价在经过高位下跌之后,主力稍做拉升收集部分筹码然后进行调整,第二次进行拉升后又进行调整,然而股价低点在逐步抬高,形成一个上升收敛三角形形态,大部分强势图3-1股票在三角形的三分之二的位置进行突破,如果到三角形的尾期进行突破往往代表力量不是太强。

股价从高位下跌之后,主力不断以先拉升拿筹码后进行打压的方式运作股票,低点一定是逐步抬高的,在A处形成套牢区,然后再上涨到B点,B点已到前高点套牢区,帮助前方套牢区筹码解放,第三次即到达C又继续解放前方套牢盘,在套牢区解放筹码的停留时间超过3天以上最好,这就叫多日解套。在套牢的前后高点形成达到三次以上,意味着主力有强大的上攻意愿,第一次形成小高点的时候即A处套牢压力最大,第二次小高点即B处压力已经不那么大了,第三次之后压力几乎为零,C处的压力位叫交易的心理压力位,心理压力位往往是短暂的。
案例一

案例分析
1,股价从高位充分下跌后,在低位出现波段式的振荡。
2,股价从高位充分下跌后出现长下影线,预示着可能即将见底。
3,数日后股价回调至长下影线二分之一位置便反弹上涨,几个波段振荡底部不断在抬高,说明有主力运作其中,同时我们发现K线是以低开高走的小阳线和高开低走的小阴线为主,符合建仓期间的K线结构特征。